医院快讯

高血压测量规范
作者: | 发布日期:18-04-09 10:11:13  |    【     [关闭窗口]

随着现有城市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压力较大。人群中患高血压的不在少数。把血压制在一定范围内,不但能延缓靶器宫的损害,而且能够降低脑卒中、冠心病和心脏性猝死的发生率。而经常、准确的了解血压值及波动情况,是有效控制血压的基础。目前血压测量有三种方式,即诊室血压、家庭自测血压、动态血压。诊室血压读数高于家庭血压和动血压24小时平均读数。目前高血压的诊断以诊室血压为主,提倡家庭自测血压,有条件的可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测量,有助于协助诊断高血压、发现“隐蔽性高血压”及鉴别“白大衣高血压”。现分别介绍三种血压测量的规范。

1.诊室血压测量标准方法

1)选择符合标准的水银柱血压计或通过国际标准(欧洲高血压学会:ESH;英国高血压学会:BHS 和美国仪器协会:AAM1)认证的上臂式电子血压计进行测量。一般不提倡使用腕式或手指式电子血的压计。

2)袖带的大小适合患者的上臂臂围,袖带气囊至少覆盖80%上臂周径。

3)被测量者测量前30分钟内应避免进行剧烈运动、进食、喝含咖啡和茶的饮料、吸烟、服用影响血压的药物(用降压药治疗的高血压患者除外);精神放松、排空膀胱;至少安静休息5分钟。测压时患者务必保持安静,不讲话。

4)被测量者应坐于有靠背的座椅上,双脚自然平放;裸露上臂,袖带与心脏处同一水平。老年人、糖尿病患者及出现体位性低血压情况者,应加测站位血压。

5)应间隔1分钟重复测量,一般测量3次血压,至少取2次读数平均值记录。如果收缩压或舒张压的2次读数相差5 mmhg以上应再次测量,以3次读数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

2.家庭血压:

是指受测者在诊室外的其他环境所测量的血压。家庭血压具有时间上的灵活性,可经常性检测,随时了解治疗中血压变化,为诊疗提供更加完善的资料。家庭血压可获取日常生活状态下的血压信息,可帮助排除白大衣性高血压、检出隐蔽性高血压,对增强患者诊治的主动参与性、改善患者治疗依从性等方面具有优点。但对于精神焦虑或根据血压读数常自行改变治疗方案的患者,不建议进行家庭血压监测。推荐使用符合国际标准的上臂式电子血压计,家庭自测血压值一般低于诊所血压值,正常上限参考值:135/85mmHg,相对应于诊所血压140/ 90mmHg。治疗的血压目标值是<135/85mmHg

患者进行家庭血压测量,应得到医护人员的指导与培训,懂得测压的方法和注意事项。测压前注意检查电子血压计的电池电力是否充足;开关是否灵活;脉搏波血压计的袖带内传感器应放置于肱动脉搏动处。测血压的方法同上,要注意将袖带的胶皮袋中心置于肱动脉搏动明显处。对新诊断的或未达标的高血压,建议家庭血压连续监测7天,每天早6-9点和晚6点各一次,每次测量2-3遍取平均值,两次血压间隔1分钟;去掉第一天血压值,仅计算后6天血压值,根据后6天血压平均值,为治疗决定提供参考。血压达标稳定后,建议每周固定一天自测血压,于早上起床后1小时,服降压药前测坐位血压。血压不稳定或未达标的,建议增加家庭血压测量的频率。对于心律失常的患者,一般电子血压计不能准确测量血压;但目前市场上存在具有筛查房颤功能的电子血压计,家庭测量血压的同时有助于房颤的筛查电子血压计每年至少校准一次。自测血压的结果,应该提供给医生,作为常规血压测量的补充,千万不可自行调节药物。

3.动态血压:

 

动态血压是指患者佩戴动态血压监测仪记录的24小时血压。动态血压去除了偶测血压的偶然性,避免了情绪、运动、进食、吸烟、饮酒等因素影响血压,较为客观真实地反映血压情况。动态血压测量应使用符合国际标准的监测仪。动态血压的正常值:24小时平均值<130/80mmHg,白昼平均值<135/85mmHg,夜间平均值<120/70mmg。正常情况下,夜间血压均值比白昼血压值低10%-15%。动态血压监测在临床上可用于诊断白大衣性高血压、检测隐蔽性高血压、检查难治性高血压的原因、发现发作性高血压或低血压,评估血压升高程度、短时变异和昼夜节律以及诊断单纯夜间高血压等。

动态血压的测量时间间隔一般可设定为白天每30分钟一次,夜间可适当延长为每60分钟一次。有效的血压读数次数应该达到监测次数的80%以上,每1个小时至少有1次血压读数。患者可进行日常活动,应避免剧烈运动。测血压时患者上臂要保持伸展和静止状态。动态血压监测的常用指标是24小时,白天以及夜间的平均血压水平,晨峰血压,血压昼夜节律。动态血压对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与常规血压相比,24小时血压高者其病死率及第一次心血管病发病率,均高于24小时血压偏低者。